
内镜热极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分析
概要:热极治疗胃肠道息肉疗效可靠,安全无副作用,值得推广应用。
王晓玲 何剑琴 李俊达 夏韶华
摘要 目的:了解内镜下热极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。方法:采用热极治疗30例39枚息肉,并观察其治疗效果。其中2例为热极与高频电联合治疗。结果:经热极治疗后,息肉均从局部消失。对无蒂、直径在1.5 cm以下的息肉疗效尤为理想。1例带蒂大息肉经过2次治疗。其余均1次治疗成功。无一例发生出血、穿孔等并发症。结论:热极治疗胃肠息肉安全可靠,疗效满意。对带蒂息肉及大息肉,与高频电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和安全性。
关键词 息肉 内窥镜检查,消化系统 热极
热极治疗技术是根据热传导、接触性压迫的原理,用电加热探头,对病变组织进行热凝、烧灼、汽化处理。热极已应用于治疗胃肠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、慢性糜烂性胃炎、消化道息肉等方面。我们采用热极治疗胃肠息肉30例共39枚,疗效满意,现报告如下。
1资料与方法
1.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9例,女11例,年龄18-76岁。其中胃息肉12例,大肠息肉18例(多发性3例)。无蒂息肉18例,亚蒂息肉9例,有蒂息肉3例。息肉直径0.2-3.0 cm,其中3 cm为1枚。本组有2例息肉蒂较长,采用高频电圈套电凝切后,残蒂过长、出血,再用热极补充烧灼。
1.2术前准备 息肉摘除前检查出凝血时间、心电图、血压等指标,并按常规胃肠道内镜检查进行胃肠道准备,术前酌情用镇静与解痉药物。
1.3热极治疗 应用HP-A100型内镜热极治疗系统(北京华亘安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)。由24 V电压供电,功率为12 W左右,热探头温度调定为200-250°C。单次工作时间<8 s,一般为5 s。内镜采用 Olympus XQ-240电子胃肠镜。治疗时充分暴露病灶,将热极探头经内镜活检孔插入。对无蒂息肉将热极探头顶端面或侧面紧贴息肉,反复平扫,直至黏膜烧灼成白色。对有蒂息肉,可在基底部反复点灼,直至息肉蒂变成白色,或对准息肉,通过点灼、平扫等方法,使息肉凝固变平。治疗时热极探头紧贴、压迫病灶,可减少对周围正常黏膜的损伤。对较大的息肉可适当延长热凝时间,多点、多次烧灼,可提高疗效。
2结果
本组仅1例患者经过2次治疗,其余均为1次治疗成功。经热极治疗后,病变组织发白,趋于平坦,尤其是无蒂、直径在1.5 cm以下的息肉,疗效理想,最多一次摘除5枚小息肉。2例高频电圈套电凝切后息肉残蒂过长出血,再经热极烧灼后,残蒂变白,出血停止。术后第1天,部分患者出现腹胀及腹部轻微隐痛不适,给予对症处理后,症状很快消失,无一例发生胃肠出血、穿孔等并发症。9例治疗1个月后,接受胃镜复查,镜下局部黏膜平坦稍充血。较大的息肉病变部位仍可见黏膜粗糙、充血发红,个别有轻度糜烂存在。
3讨论
热极的发热方式为热传导、热辐射,通过接触、压迫病灶的治疗方式,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,导致脱水、凝固,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。该方法不是用电直接导入人体,因此无触电、灼伤的危险。热极头端不可曲部分短于10 mm,且光整圆钝,插入性好,不会损伤内镜活检管道。
经过临床实践,我们体会到:热极治疗能量集中,对病变周边黏膜损伤小。探头表面有防粘连剂(四氟乙烯),治疗后很少与组织粘连,不会造成继发出血。储榆德等开展305例次热极治疗,无穿孔发生。有动物实验表明:180 C持续电热7 s,损伤未超过黏膜下层,200 ℃持续电热20 s,才引起鼠胃壁穿孔。因此,热极治疗是安全的。我们体会到热极对摘除广基小息肉尤为安全有效。不足之处是热极无高频电刀的切割功能,对于较大息肉处理相对较困难,常需多次治疗。本组有1例息肉较大,热极处理较慢、不彻底,7 d后行第2次治疗。
为了提高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疗效,减少并发症,在实践中,我们将热极与高频电刀联合应用,疗效令人满意。对带蒂息肉,高频电对组织损伤大,易引起组织粘连,所以操作时,圈套尽量避免靠近肠壁。若残蒂过长或出血,再改用热极补充治疗,较单用高频电凝切更安全、有效。本组有2例带蒂大息肉,先采用高频电凝切术,后改用热极平扫,息肉凝固变平,无出血,复查胃镜,疗效满意。此外,对宽基大息肉,先行高频电多次凝切,接近基底再改用热极烧灼,这样可避免高频电热凝固效应高而引起的并发症,又可弥补热极治疗不彻底、费时的不足。
总之,热极治疗息肉安全可靠、疗效肯定。对带蒂、宽基大息肉,热极与高频电进行配合操作,结合两者的优点,互为补充,可提高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和安全性。
4参考文献
[1] 文剑波,苏小庆,王东,等.内镜下高频电与热电极联合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体会[J].中国内镜杂志,2002,8(1):08-109.
[2] 夏燕妮,陈仙琼,赖敏,等.胃肠道息肉的热极技术治疗[J].世界华人消化杂志,2004,2(12):924-292.
[3] 储榆德,吴树瑚,许惠敏,等.内镜热极动物实验和治疗糜烂性胃炎的应用[J].中华消化内镜杂志,2000,17(4):220-221.
[4] 孙振兴,吴树瑚,许国铭,等.内镜下热探头治疗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[J].内镜,1995,12(2):75-77.


扫描二维码
关注华亘控股微信公众号
ICP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ICP备14021677号 北京华亘安邦科技有限公司 Design by CE ULITAME